嘉兴市全面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
发布日期:2022-12-13 11:12 浏览次数:开展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坚决执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建设“重要窗口”和推进数字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和省住建厅工作部署,全市统一开展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2021年5月,嘉兴市作为浙江省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城市启动普查工作。历时近两年,嘉兴市全面完成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
嘉兴市本级和各县(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共投入经费约11650万元。全市域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工程、地下通道部分)方面:完成地下公共停车场342处,总面积414.6万平方米,地下人防工程429处,总面积254.5万平方米,地下通道11处,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嘉兴全市域管线普查方面:全市域共完成普查面积398平方千米,普查长度约3万千米。全市普查成果数据中必填字段属性采集比率完整度均达100%,选填字段属性采集比率达到70%以上。为了更好地管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嘉兴市本级和五个县市在建设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一张图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基本属性和空间信息的统一管理。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全市工作
去年7月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实施方案》,普查工作全面启动。今年3月初,嘉兴市政府组织召开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推进会,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资规局主要领导对进一步加强全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明确,压实市、县及各单位责任,为推进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成立工作专班,稳步高效推进
全市各县(市、区)均成立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专班,项目生产实行专班化运作,召集权属管理单位和项目实施单位听取项目进展汇报,协调存在问题,督促开展普查成果确认工作。今年以来召开各县(市、区)分管领导普查工作推进会十余次,全市工作专班督促各县(市、区)推进普查工作例会百余次。制定严密的工作计划,对普查进度进行分解,将普查工作任务细化到每个周,根据周完成情况动态调整工作计划,及时对普查完成数据进行审核确认。普查工作每半个月进度排名在全市工作群里晾晒。
三加强技术培训,统一标准要求
为加快推进嘉兴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提高各县(市、区)普查成果质量,我局多次召开嘉兴市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技术培训会,对各县(市、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处室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项目实施单位技术负责人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释疑,并现场解答各相关单位提出的实际作业中碰到技术难题。
四强化专项督查,高效协调推进
联合市建设局多次对全市各县(市、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进行专项督查检查。专项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当场指导并提出整改意见,对于有困难需要市局协调的事项,建立目录清单后逐一对接协调。
五高质量成果验收,争创全省领先
截至目前,嘉兴市全面完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验收工作。各县(市、区)普查工作齐头并进、亮点突出。
市本级
嘉善县
平湖市
海盐县
海宁市
桐乡市
经开区赶超比拼出色超额完成普查工作。为了给未来枢纽新中心提交一份清晰的家底数据,助力国际商务区高铁核心区未来发展建设,经开区主动自我加压,增加了核心区等约7平方公里的管线普查任务,普查面积及普查长度均在全市五县四区之最。并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出色超额完成本次工作。
嘉善县数字赋能!历时最短!嘉善县历时最短、后来居上完成中心城区全域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历时104天,通过安排重点人员驻点办公、数字赋能晾晒比拼机制、攻坚克难筑牢安全防线,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建成区52.44平方公里内3947公里的综合管线普查,成为全省首个运用数字化方式管理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实施的县,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组织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平湖市落实办公室挂图作战。成立工作联合专班,建立浙政钉群,落实专项办公室挂图作战,重要事项由主管部门、权属单位、生产单位多方办公室集中会商,累计完成会商会议32次,钉钉群协商联动信息三千余人次。
桐乡市多措并举保质除险。本着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将普查实效与隐患消除并举,及时将问题反馈给权属单位,助力权属单位开展隐患复核和风险消除,共修复井盖69处、疏通管道拥堵119处。
海宁市狠抓质量进度。每周召集作业单位及监理单位督办项目进展,组织各标项讨论交流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疑难杂症,确定统一的作业方式。在疫情不时突发、停摆近一个月的情况下,采用倒排工作计划、每周晾晒工作进度、不定期开展质量安全监督检查的方式,狠抓作业进度,对标对表奋力赶超,最终第一批完成项目验收。
通过本次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完善嘉兴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工作机制,为后续隐患排查、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标准建设以及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合理利用和有序开发等工作的开展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信息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