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突出学 提升讲 推动干 |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3-01-03 09:38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关于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的部署要求,今年以来,市局党委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坚持政治引领、突出学用结合、丰富活动载体,着力打造“青·自然”学习品牌,推动机关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作走深走实、鲜活鲜亮,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统分结合突出“学”

青年理论素养不断丰厚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

及时制订市局机关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一把手”领衔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应建尽建”原则,以40周岁以下青年为主,搭建“8+1”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框架体系,即在8个在职基层党组织和市局团支部下各设1个小组。每个支部所辖小组由局领导担任特邀观察员,支部书记任导师,1-2名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年担任小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据统计,目前共有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成员127名,开展集中学习12次。局微信公众号开设“资规青听”栏目,已推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青年声享10期,学习党的二十大等微感言30余条。

二是突出团员教育

注重发挥团支部“领雁”效应和组织功能,将学理论作为团支部会议的第一议题,加强对青年后备军的思想引领,教育引导广大团员崇尚真理、修身慎行、岗位建功、不负韶华。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及时组织全系统团员青年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浙江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举办“我的青年观”“嘉理有你、自然有我”等青年理论学习主题沙龙。团支部书记、委员传达领学,团员青年互动交流,营造浓厚的理论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团支部推优工作。今年以来,除2名中共党员外,其余3名团支部委员中1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人被接收为中共预备党员,1人列为发展对象,并在下半年市直机关发展对象培训考核中获考试成绩和综合成绩双第一。

三是开展青年联学

“8+1”小组在分组开展个性化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局机关党委统筹安排,开展跨组、跨部门联学,加强对内对外互促交流。如组织各小组党团员代表参观焦裕禄主题展,开展“悟榜样力量、话时代新语”观后感分享;联合嘉兴南湖学院、国网嘉兴电力公司等高校、国企举办“青春‘嘉’年华”联学联谊活动;经开分局联合贯泾港水厂开展“追随习近平总书记足迹学习党的二十大”主题党日活动,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关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红线、资源保护等内容进行了互动交流。

架设平台提升“讲”

青年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一是组建“青·自然”宣讲团

“讲”是干部学习思考、调研谋划、文字撰写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为此,我们突出宣讲这一重要技能的提升,积极搭建青年干部锻炼成才的平台。组建了平均年龄为32周岁的全市系统“8090”宣讲团,共有宣讲员61人,其中90后占46%,中共党员占84%。今年7月,与市直机关团工委联合开展了“禾城朝阳·青自然”课堂青年宣讲活动暨导师结对授旗仪式,又成立了9个县级分团,进一步扩充宣讲队伍。

二是培育“一县一品”宣讲基地

充分挖掘系统业务资源,重点打造“大德桥观鸟台”“鼠尾山公园”等首批15个打卡点,制作成全市“青自然”科普地图,设计推出“拯救海三棱藨草”等16堂科普课,成为宣传展示资规事业发展和业务科普的重要窗口。同时,将这些基地与相邻的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外部教育资源进行串联,形成一条融“红船味、新时代味、嘉兴味、资规味”于一体的宣讲线路,这也是本系统开展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和开展青年干部学习教育的线路。

三是开展自然资源特色宣讲

按照条抓块统的原则,通过党建+业务、基地+队伍、线上融线下、支部联地方的制度设计,重点宣讲党史理论、惠民政策、自然科普和资规故事。截至目前,已开展各类宣讲40余场,受众3100多人次,各类媒体、杂志共刊稿20余篇,仅《读嘉》线上报道点击量近12万次。如:结合党史中有关土地革命、土改运动的内容,为市蓝天学校师生讲述《党史中的土地制度变迁》;联合市青少年宫为困境儿童宣讲“拯救海三棱藨草”海岸带生态修复知识;南湖分局还开展了“嘉理好声音·自然开放麦”乘坐101路公交送政策下乡活动,为三星村干部群众宣讲《守好方寸地种好责任田》等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关自然资源规划的要点。

完善机制推动“干”

青年队伍活力不断激发

一是导师帮带机制

为更好地帮助青年干部成长成才,市局初步探索实施以共性+个性的“三导师制”,即:红色导师,由支部书记担任,主要对所属青年党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等进行帮带,局领导担任特邀观察员,加强联系指导;成长导师,由退休老领导与团支部结对,重点从单位历史沿革、资规精神传承等方面教育引导团员青年立足岗位、砥砺奋进,自觉接过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大旗,机关党委督促指导团支部做好新入职团员培养推优工作;专业导师,由处室(单位)负责人担任,主要针对所属青年干部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进行帮带。

二是锻炼培养机制

注重打破业务条线和专业界线,培养能说、会写、善思、实干的“斜杠型”干部。如将3名分属不同业务岗位却都有地质学相关专业背景的双一流选调生编为最强地学科普组,分别从石油、地震、地质构造等专业知识入手,带领青少年走进东方地质博物馆探索地学奥秘活动。宣讲团负责人由团支部书记担任,通过头脑风暴、文案策划等,给团干部压担子,着力提高统筹组织力和创造性张力,如青自然笔记、宣传手册、品牌徽章等系列文创宣传资料均由团干部自主设计。

三是争先创优机制

开展“唯实惟先、善作善成”最佳团队评创,进一步涵养最强业绩、最优服务、最具创新、最显活力的团队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干部切实将理论清醒转化为实干之力,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在落实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政策、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完成“三区三线”划定、精准保障资源要素、开展数字化改革等重点工作中,青年干部争先创优、主动有为、攻坚克难、成绩突出,如作为省级业务能手的嘉兴市规划管理服务中心南湖分中心副主任张洁莹,被省委宣传部、省自然资源厅联合表彰为“最美浙江人·最美自然守护者”;在疫情防控、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以及深化“三访三强三创”助企百日攻坚等中心工作、重大任务中,青年突击队、工作专班等亦较好地发挥了生力军作用。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被评为自然资源部“青年文明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