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廉廉不忘·“一把手”说|以廉正身,身正则令行

发布日期:2023-11-21 10:11 信息来源: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浏览次数: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一把手”作为“关键少数”中的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责任人”和塑造清朗政治生态的“风向标”。为推动“一把手”廉洁履职,充分激活“领头雁”效应,即日起,市局推出《廉廉不忘·“一把手”说》廉政教育专栏,由市局、各县(市、区)局(分局)党委(党组)书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廉为题,谈体会、说认识,引导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善作善成、勤廉担当,纵深推进清廉自然资源和规划建设。

市局党委书记、局长  沈金德

以廉正身,身正则令行

廉,从字形上看,以点起笔,广而兼之,方正不苟;从字意上看,去除私欲,不谋私利,与贪对立。“公生明,廉生威”。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清廉是为政本色。只有以上率下、以廉修身,才能生严立威。

掌舵应先知水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各级“一把手”都是所在单位的“掌舵者”,想要“掌好舵”,就得熟悉“水性”,即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严实、群众满意。要正确处理好“根”与“叶”的关系。党的建设是“根”,履职用权是“叶”,党建的成果最终体现在履职质效的提升上。要时时处处绷紧“融合”这根弦,善于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时刻关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上级部门履职要求,任何一项工作都先学一步、深学一层,任何一项决策都过细研究、科学部署,对人财物和重点领域的运行情况和风险隐患心中有数,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置顶心上,用躬身践行的“精气神”感染、带动干部职工,营造“众人划桨”的干事氛围。

观操守在利害时

关于操守,我国古人多有明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端人贵洁己,宁使霜露侵”......一名党员干部操守好不好、党性强不强,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在对得与失、公与私的取舍中最见真章。坚持操守本质是与个人的贪欲作斗争、与外部的不良环境作斗争、与各种名缰利锁作斗争。作为一个集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不动产登记等重要职能于一体的部门,涉及领域广,业务链条长,权力责任大,群众关注度高,廉政风险多,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问题,在履职用权过程中尤其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决策中少一点洒脱随意,多几分小心谨慎。

交游之间当审择

党员领导干部因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往往容易成为被拉拢、围猎的对象,陷入“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的陷阱。审慎交友显得尤为重要,须自觉在交往中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底线,警惕朋友圈蜕变为“包围圈”。自然资源和规划管理过程中很多环节需要与企业打交道,政商交往不可避免,既不能以“清”为由离得太远,也不能以“亲”之名走得过近,须以清护亲、用亲增清,积极主动为企业做好服务,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推动政商关系良性互动。

积善之家有余庆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使家庭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党员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自家小事、私事,它连着作风,影响着党风、政风。答好正家风这道必答题,关键是处理好个人感情与党纪国法的界限、公共利益与家庭私利的界限。只有严明家规、严肃家风,对亲属子女看得紧一点、管得严一点,教育亲属子女走正路、行正道,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坚决纠正,才能共建家庭防线,共筑拒腐屏障,杜绝形形色色的“枕边风”“裙带风”“家族病”。

哲人有言,头顶灿烂星空和心底道德律令,让人越思考越敬畏。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既要养成“仰望星空”的习惯,也要保持“揽镜自照”的警醒,既要严格自律,也要严负所责、严管所辖,这样才能集聚广大干部职工的勤廉动能,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