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初心如磐 服务向新而行 ——南湖区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十年服务实践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5-07-09 08:56 浏览次数:编者按:值此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实施十周年之际,嘉兴市不动产登记工作以改革促发展,以服务惠民生,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南湖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始终坚守“保护产权、登记为民”初心,在十年征程中精耕细作,以创新拓优、提质增效的实际行动,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保障群众权益贡献了坚实的“南湖力量”。
一、将心比心优服务,温情守护暖民心
南湖分中心始终将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尺,用点滴行动诠释服务温度。
延时服务解燃眉之急: 面对企业因材料补正临近下班而焦急万分的抵押登记需求,产权登记科负责人董金同志毫不犹豫返回岗位,快速响应、高效办结,确保企业贷款资金及时到位,避免了重大损失。此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延时服务案例不胜枚举,已成为南湖登记窗口的常态,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的“时间差”难题。
攻坚克难化历史积案: 面对徐阿姨因30年前购房资料缺失(仅存一张老旧房款发票)导致的“登记难”问题,中心工作人员迎难而上,历时半年,通过深入查阅历史档案、多方走访协调,成功为其补办了不动产权证。这只是中心全力化解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的一个缩影。十年来,中心梳理并化解因历史原因导致的各类不动产登记难题数不胜数,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财产权益。
上门服务显人文关怀: 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权利人无法现场签字的情况,中心主动启动上门服务预案。为克服老人听力下降、语言沟通障碍(仅懂方言)的困难,特派本地工作人员全程使用方言耐心沟通确认意愿,并指导完成签字手续,顺利为杨先生办妥登记。中心年均提供上门服务二十余次,将服务的温暖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创新驱动提质效,数字赋能启新程
聚焦流程优化与模式创新,南湖分中心不断激发服务新动能:
“不动产+城市更新”零跑腿: 为服务区域城市更新大局,中心创新推出“不动产注销登记不见面服务”微改革。通过授权城市更新实施主体设立便民服务网点、建立代理制度、共享系统数据,将注销登记服务延伸至一线。工作人员深入街道开展业务培训,确保规范操作。该模式彻底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群众在注销环节“零跑腿”,高效办理相关业务。
“带押过户”激活市场活力: 2023年,中心全面落地二手房“带押过户”新模式。通过合并办理转移登记、原抵押权注销与新抵押权设立登记,实现“一窗受理、一次办结”,有效解决了传统模式需先还贷后过户的“过桥”资金压力与交易风险。平均每笔业务节约交易时间7个工作日以上,显著提升了二手房交易的安全性与便捷度。
“跨省通办”打破地域壁垒: 2024年5月,中心成功办理首笔不动产转移登记“跨省通办”业务。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深度融合,打破属地限制,实现高频业务异地线上申请办理。此次突破进一步拓展了长三角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共享功能,丰富了“沪嘉通办”业务类型,为满足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破立并举疏堵点,协同攻坚护权益
直面历史遗留问题,南湖分中心建立长效机制,全力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台账管理精准施策: 建立不动产登记前端历史遗留问题滚动摸排机制和动态任务台账,实行“挂账销号”管理。针对市属国有资产权证补办等重点难点项目,落实“一案一策”路径,建立全程跟踪、每周会商、及时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高效有序化解。
部门联动协同作战: 强化内部协同与外部联动。对内设专岗专责,优化土地供地、规划许可、验收测绘、不动产发证等环节的“串联”流程;对外主动“走出去、请进来”,通过点对点走访、专题座谈、函询协调等方式,积极对接税务、国资、法院等相关部门,深化信息共享(实现住建、民政、公安、规划等多部门业务协同与信息实时互通),合力疏通堵点,确保办理通道畅通。
帮办队伍暖心护航: 着力打造“廉洁高效、规范便民”的服务队伍。设立“党员先锋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组建专业帮办队伍。党员骨干带头研讨对策,主动赴企入户服务。创新推行以登记需求为落脚点的“倒推式”服务机制,从接待咨询、分析指导、跟踪协助到权证办理,提供全流程“跑腿帮办”,有效减轻了申请人“多头跑、反复跑”的压力,以真心、细心、耐心赢得群众和企业的安心、顺心、放心。
站在新起点,启航新征程。 南湖不动产登记分中心将继续秉持为民初心,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在服务上做“加法”,在流程上做“减法”,在创新上做“乘法”,在堵点上做“除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效能,为谱写不动产登记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多“南湖经验”与智慧!
信息来源: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